最前沿|外泌体的产业化探索及行业展望


外泌体的发现距今将近40年,随着2015年“精准外泌体”概念的提出,外泌体逐渐成为疾病诊断和精准治疗的研究热点,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一、外泌体行业发展进程 |外泌体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探索进程中的一些代表事件和重要的时间点

 

1985年,Johnstone研究组首次在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中发现了一种有膜结构的小囊泡,并在1987年的论文中将其命名为Exosome。最开始外泌体仅仅被认为是细胞的代谢废物。

1996年,Raposo发现类似于B淋巴细胞能分泌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外泌体,能携带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

1999年,Théry等发现树突细胞也可以产生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外泌体。

2007年,Valadi等发现细胞之间可以通过外泌体中的RNA交换遗传物质,这意味着细胞可以通过外泌体影响另外一个细胞。

2013年,RothmanSchekmanSüdhof3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方面做出的贡献。外泌体在学术界中开始引发更大的关注。

2015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者发现早期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外泌体的GPC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2015年,“精准外泌体”概念提出,疾病诊断与精准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井喷,一批专注外泌体诊断与治疗方向的新兴生物科技公司先后成立。

2016年,Exosome Diagnostics公司推出世界首款外泌体癌症诊断产品,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

2017年,Kamerkar等采用外泌体作为载体递送RNAi核酸干扰药物,靶向治疗胰腺癌。

2020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diak以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两款新药进入Ⅰ期临床,同期,Codiak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9-2018年胞外囊泡与外泌体领域的SCI论文年度发表数量

 

二、外泌体赛道得到资本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外泌体诊断与治疗赛道充满想象空间,国外资本提早布局,纷纷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以Codiak为例,2015年成立至今,一级市场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达到1.685亿美元,并且于202010月份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外泌体载药细分领域的标杆企业。下表是外泌体行业的代表玩家及公司的融资情况。

 

:外泌体行业公司代表及融资情况

 

近年来,以礼来、武田、爵士制药为代表的大型跨国药企已经分别与拥有外泌体创新技术平台的公司达成多项高额合作,共同开发外泌体靶向疗法:

礼来202069日,礼来公司与Evox达成一项12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利用其技术平台开发递送RNA干扰药物和反义寡核苷酸药物(ASO)的工程化外泌体,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武田20203月,武田也与Evox公司达成一项8.82亿美元的合作,利用外泌体递送蛋白质及mRNA核酸药物,治疗包括C型尼曼-皮克病在内的罕见病。Evox将负责推进临床前研究并进行临床试验的申请。

爵士制药20191月,爵士制药与Codiak达成了以外泌体载药为核心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的新药研发合作。爵士制药同意向Codiak支付56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并为合作的五个新药项目支付高达2000万美元的临床前开发里程碑付款,若项目实现约定里程碑,则每一个靶标再支付2亿美元款项。

 

三、外泌体产业化发展面临全新机遇

现阶段,随着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研究的关注,以及“精准外泌体”概念的提出,2015年前后学术界对外泌体在医疗领域潜在应用的研究快速增长,为外泌体的应用与产业化探索奠定了基础。目前外泌体疾病诊断相较载药治疗方向的产品化取得更大的突破,已有部分产品上市。外泌体行业的发展迎面巨大的发展机遇。

外泌体是肿瘤液体活检中的黑马,也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载药制剂,是目前疾病诊断与载药技术手段的极大补充,想象空间巨大。

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医疗领域的应用在2015年前后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基础研究井喷,为外泌体的产业化探索奠定了基础。

外泌体的产业化处于萌芽阶段,疾病诊断领域已有少部分产品上市,但载药治疗领域仍处于研发早期,尚无产品上市。行业尚未形成明确的竞争格局,对于新进入者仍存在较大的机会。

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与大型跨国药企产业化合作的态势逐渐明朗,外泌体创新技术与产业化经验优势互补,有利于外泌体产业化的推进。

 

 


Copyright ⓒ TINGO Regenerative Medicine  地址:天津滨海高新区康泰大道59号

公安备案